java设计模式3,里氏替换原则

里氏替换原则定义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由芭芭拉·利斯科夫在1987年的演说中提出。该原则核心内容是:派生类对象能在程序中取代基类对象。简单来说,子类需扩展父类功能,不能改变原有功能,避免重写父类方法,以确保代码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违背原则可能导致代码结构混乱,例如在《封神榜》中,灵珠与魔...
java设计模式3,里氏替换原则
里氏替换原则定义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由芭芭拉·利斯科夫在1987年的演说中提出。该原则核心内容是:派生类对象能在程序中取代基类对象。简单来说,子类需扩展父类功能,不能改变原有功能,避免重写父类方法,以确保代码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违背原则可能导致代码结构混乱,例如在《封神榜》中,灵珠与魔丸互换角色,导致敖丙继承了哪吒的功能,但称号、师傅、混元珠等关键属性不同,破坏了原有的逻辑。此时,子类无法满足里氏替换原则要求。

遵循里氏替换原则改变代码设计,首先定义一个抽象人物类,包括基本信息和共同方法,然后分别创建哪吒和敖丙的子类,扩展特定功能。这种方式确保了代码的可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继承在编程中固然便利,但也可能带来问题,如代码侵入性增加、类间耦合度提升、测试成本高等。因此,开发时需谨慎使用继承,并严格遵循里氏替换原则,以避免代码结构的混乱和维护性下降。

在实际项目中,继承多用于实现系统初期定义的逻辑或抽象核心功能。对于核心服务的扩展,应尽量避免多层继承。如果需要使用继承,确保其遵循里氏替换原则,以提高代码的稳定性与可扩展性。2024-09-27
mengvlog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7-19 13:01: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java设计模式3,里氏替换原则

    总之,里氏替换原则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子类在扩展父类功能时,不应改变父类的原有功能,以确保代码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在遵循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出更加稳定、易于维护和扩展的软件系统。

  • 里氏替换原则定义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由芭芭拉·利斯科夫在1987年的演说中提出。该原则核心内容是:派生类对象能在程序中取代基类对象。简单来说,子类需扩展父类功能,不能改变原有功能,避免重写父类方法,以确保代码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违背原则可能导致代码结构混乱,例如在《封神榜》中,灵珠与魔...

  •  翡希信息咨询 设计模式—里氏替换原则

    里氏替换原则是面向对象设计的核心原则之一,强调基类与子类的替换性。其主要内容和规则如下:核心概念:任何基类可以出现的地方,子类均能替换且功能不受到影响。这是实现“开闭”原则的关键,通过抽象化实现,而继承关系是具体实现手段。主要规则:透明性:所有引用基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使用子类对象。功能一致...

  •  文暄生活科普 细说 里氏替换原则

    里氏替换原则在SOLID这五个设计原则中是比较特殊的存在:里氏替换原则译自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Liskov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也就是Barbara Liskov,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也是美国第一个计算机科学女博士,师从图灵奖得主John McCarthy教授,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者。里氏替换原则最初由Barbara Liskov在1987年...

  • 秦永玖 怎样用一句话解释"里氏替换原则"?

    都可以无痛替换为子类,不会因为子类的扩展而产生意外的错误。总之,里氏替换原则是设计模式中的黄金法则,它确保了代码的灵活、可扩展和易于维护。遵循这一原则,我们能在保持代码结构清晰的同时,让设计变得更加稳健,让代码世界中的每个子类都能成为父类功能的完美补充,而非破坏原有的和谐。

檬味博客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Java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WW.MENGVLOG.COM - 檬味博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