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这道题是面向对象的用法考查,以复数类的构建为例,结合一点复数知识填入而可,排版和代码如图,注意填入的缩进(选中的代码是题目内容,没选中的是测试代码,效果如下)class Comp():def __init__(self,re=1,im=0):self.__re=re;self.__im=im;def __str__(self):return ("%f+%fi"...
答: 在本题当中主要分析 s,n和m三个的值。在这里我们调用函数fact(5, 2),可知最简单的就是n的值啦,其值为5;再对于m而言,m=1表示当我们未指定m的值时,它的默认值就为1。而这里我们调用fact(5,2),可知第2个参数m的值为2;最后s用来保存 for循环中的1~n累乘结果,而在本题当中n=5,...
题目没有限定输入的边长一定为整数,应该改为浮点数float 判断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还要保证三条边都为正数 能构成三角形时再计算面积,否则可能出现负数开根号的情况,会报错 输出要求保留1位小数,要用格式化输出 修改后的代码如下:import math x = float(input('请输入三角形的边a:')) # 边长可能为...
grade=60*'F'+10*'D'+10*'C'+10*'B'+11*'A'defmyfun(fenshu):reutrngrade[fenshu]如果不允许使用字符串索引与复制,那么,就不是使用该类方式,常见的做法是使用一组if:defmyfun(fenshu):iffenshu
最大值是99,执行98次就会出现最大值,算法不关键,关键是计算机都是尝试计算,知道最大值出现的时候其实已经完成了一次最小值的计算,所有需要将计算的次数 减去 1或者次数直接从-1 开始都是可行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