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有高可靠性、应用灵活、编程简单。23.4.关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性能指标描述正确的是:衡量PLC的性能指标分为硬件指标和软件指标,硬件指标包括环境温度、湿度、抗干扰能力、使用环境和输入输出特性等,软件指标包括扫描速度、存储容量、指令功能和编程语言等。24.5.关于可编程控制系...
国家开放大学实验学院23春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形考任务【标准答案】
形成性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97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可编程序控制器采用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单元,可以对逻辑量进行控制,也可以对模拟量进行控制。
2.2.PLC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够描述继电器触点的串联和并联等各种连接。
3.3.PLC具有A/D转换和D/A转换功能,完成对模拟量的控制与调节。
4.4.按结构形式分类,PLC可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
5.5.CPU模块是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的运算控制核心。
6.6.导轨是安装可编程控制器各类模板的机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7.7.电源模板用于对PLC内部电路供电。
8.8.输入电压转换是用来将输入端不同电压信号转换成微处理器所能接收的低电平信号。
9.9.输出电平转换是用来将微处理器控制的低电平信号转换为控制设备所需的电压信号。
10.10.电气隔离是在微处理器与I/O回路之间采用的防干扰措施。
二、判断题(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1.1.PLC的输入和输出量有开关量和模拟量两种。开关量I/O用最大I/O点数表示,模拟量I/O点数用最大I/O通道数表示。
12.2.PLC具有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功能,完成对逻辑量的控制与调节。
13.3.PLC配置有较强的监控功能,能记忆某些异常情况,或当发生异常情况时自动中止运行。
14.4.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必须通过修改控制器件和接线来实现。
15.5.可编程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必须通过修改PLC程序来实现,而不需要修改硬件。
16.6.输入输出模板可灵活配置,不一定需要与CPU模板放置在一起。
17.7.集散控制系统由单回路仪表控制系统发展起来,主要侧重于模拟量处理和回路调节功能。
18.8.PLC的扫描周期不仅取决于程序的长度,还受到CPU运算速度和系统配置的影响。
19.9.PLC的扫描周期不仅取决于CPU模板的运算速度,还受到输入/输出处理时间的影响。
三、多选题(7小题,前6小题每题6分,第7小题7分,共43分)
20.1.以下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和可编程控制系统的特点正确的是: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为“硬接线”程序控制系统,通过修改控制器件和接线来改变控制功能;可编程控制系统为“软接线”程序控制系统,通过修改PLC程序并改动少量接线端子来改变控制功能。
21.2.PLC重复执行输入采样阶段、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
22.3.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有高可靠性、应用灵活、编程简单。
23.4.关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性能指标描述正确的是:衡量PLC的性能指标分为硬件指标和软件指标,硬件指标包括环境温度、湿度、抗干扰能力、使用环境和输入输出特性等,软件指标包括扫描速度、存储容量、指令功能和编程语言等。
24.5.关于可编程控制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工业控制计算机适用于要求快速、实时性强、模型复杂、计算工作量大的工业对象的控制,具有数字处理和顺序控制的优势;集散控制系统在模拟量处理和回路调节方面具有优势,主要侧重于回路调节功能;可编程控制系统在数字处理和顺序控制方面具有优势,主要侧重于开关量顺序控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
25.6.西门子(SIEMENS)S7系列可采用的编程语言有梯形图(LAD)、语句表(STL)、功能块图/逻辑功能图(FBD)、标准控制语言(SCL)、顺序控制(S7-Graph)和连续功能图(CFC)。
26.7.关于模块式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描述正确的是:导轨是安装PLC各类模块的机架,电源模块用于对PLC供电,CPU模块为系统的运算控制核心,输入输出模板是连接CPU模板与现场输入/输出元件或设备。
形成性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96
一、判断题(22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1.1.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开关量、模拟量的输入和输出完成各种机械生产过程的控制。
2.2.PLC不可以代替继电器进行组合逻辑与顺序逻辑控制。
3.3.PLC的工作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输入采样阶段、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
4.4.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也称之为“软接线”程序控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5.5.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程序由操作系统和用户程序两部分组成。
6.6.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表达方式基本有梯形图、指令表、逻辑功能图和高级语言。
7.7.编程指令是程序的最小独立单位。
8.8.指令的操作数在PLC的存储器中,此时的操作数由标识符和参数组成。
9.9.定时时间等于时基和定时值的乘积。
10.10.在S7系列的PLC中有三种计数器,分别是加计数器、减计数器和可逆计数器。
11.11.PLC的输入和输出量有开关量和模拟量两种。开关量I/O用最大I/O通道数表示,模拟量I/O点数用最大I/O点数表示。
12.12.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梯形图语言相比其它几种编程语言,形象直观,程序的输入和修改方便,功能最强。
13.13.电气隔离是在微处理器与I/O回路之间采用的防干扰措施。
14.14.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梯形图和功能块图都可以转换为语句表。
15.15.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语句表不一定可以转换为梯形图和功能块图。
16.16.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梯形图和功能块图之间不是一一对应。
17.17.在S7-300中,定时器区为512Byte,最多允许使用256个定时器。
18.18.S7提供各种不同的组织块,这些组织块分有优先级,允许较低优先级的组织块中断较高优先级的组织块。
19.19.PLC具有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功能,完成对模拟量的控制与调节。
20.20.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中,节点在程序中可不受限制地使用。
21.21.用户程序是由若干条顺序排列的指令构成。
22.22.定时时间等于时基和定时值的乘积。
二、单选题(9小题,前7小题每题4分,第8、9小题各3分,共34分)
23.1.若加计数器的计数输入电路(CU)由断开变为接通,同时复位输入电路(R)断开,计数器的当前值加1。当前值大于等于设定值(PV)时,其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
24.2.若加计数器的计数输入电路(CU)复位输入电路接通,计数器被复位,复位后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接通,当前值为0。
25.3.通电延时定时器(TON)的输入(IN)电路接通时开始定时,当前值大于等于设定值时,其定时器位变为1状态,其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
26.4.通电延时定时器(TON)的输入(IN)电路断开时被复位,复位后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接通,当前值等于0。
27.5.下列梯形图中正确的是(图)。
28.6.设M10.0为一个没有使用的中间继电器,下列梯形图中正确的是(图)。
29.7.如下梯形图,其202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