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不是通识课的必修课程。以下是具体分析:通识课的定义:通识课是指在大学或高中等教育机构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扩大知识面而设置的一些基础课程。这些课程通常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Python的用途:Python是一种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等领域。由于其...
人工智能通识课可能开设在春季或秋季学期,C语言和Python通识课的具体开设学期未明确提及,可能因学校和教学计划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人工智能通识课:在某些学校中,人工智能通识课被安排在特定的学期,如2025年春季学期,面向理工科和人文社科学生开设。另一所学校则从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起,为全体202...
编程:学习一门或多门编程语言,如C、C++或Python等,掌握编程的基本语法和逻辑。离散数学:学习离散结构、逻辑和证明等,为理解计算机科学中的抽象概念提供数学工具。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各种数据结构的特性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通识课程:通识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
1.通识类课程:包括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和人工智能导论等基础类课程;2. 数学类课程:包括矩阵分析、概率论和复变函数等工程类数学课程;3. 计算机类课程:包括C、C++、Python、MATLAB和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计算机类基础课程;4. 电路类课程:包括电路基础、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等电路实现类课程;5.信号信息...
北航社会科学试验班,大一以通识教育为主,大一结束后分专业,再进行专业化训练。大一通识教育涉猎相对广泛,有中西方经典研读、艺术史、中西方文明文化史等,外加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原理课程和高等数学、文科大学计算机基础(语言:python)。社会科学试验班相对助于文科生素养培养与见识扩大,但是难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