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编程话题讨论。解读粗编程知识,想了解学习粗编程,请参与粗编程话题讨论。
粗编程话题已于 2025-08-21 16:57:53 更新
该零件的粗加工和精加工编程程序如下:粗加工部分: 程序段N50至N60:这部分使用了G71循环指令进行粗加工。G71 U2.0 R1.0定义了每次进刀的切削深度和退刀量。G71 P70 Q120 U0.5 W0.1 F0.3指定了粗加工的起始程序段和结束程序段,以及每次精加工余量和轮廓的最终余量,进给速度设为F0.3。...
在cimit编程时,如果使用12mm直径的刀具,那么在实际加工中最好也使用12mm直径的刀具,这样可以确保程序设计的效果得到准确实现。如果手头没有12mm直径的刀具,可以调整程序,使用6mm直径的刀具,但要记得调整刀间距参数,以保证加工效果。通常情况下,刀间距应设定为实际刀径的60%-70%,最多不应超过70%。...
粗车编程:通常使用较大的进给量、切削深度和较快的切削速度,以提高加工效率。刀具路径相对简单,以快速去除材料为主。精车编程:则使用较小的进给量、切削深度和较慢的切削速度,以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刀具路径更加复杂,可能需要考虑更多的细节和轮廓控制。刀具选择不同:粗车编程:通常选择耐用性...
所以,您编程的时候用12mm直径的刀,在实际切削时即使就用12mm直径的刀,刀间距也要设为8.5——7.0mm之间,当然也可以6.mm,这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由此可知,您编程的时候用12mm直径的刀,却偏要用6mm刀切割,那么理论上只能把刀间距设为8.5-6=2.5mm.或7.0-6=1mm。不过任何一个专业的程序...
指令格式: G71 X(U) I K L F ;外径粗车循环(G71)外径精车循环(G70)G72 — 端面粗车循环指令格式:G72 Z(W) I K L F ;其中:Z(W)—精加工轮廊起点的Z轴坐标值I—Z轴方向每次进刀量K—Z轴方向每次退刀量L—描述最终轨迹的程序段数量(不包括自身)。范围:1-99;F—...
模具编程开粗清角是模具加工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般的操作方法。1. 开粗:开粗的目的是快速去除大部分余量。首先要根据模具形状、材料和机床性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刀具,如大直径的圆鼻刀。接着规划合理的走刀路径,常用的有环切、层切等方式。设置适当的切削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以...
在UG编程中,粗加工时铣削方式根据毛坯形状的不同大致分为两种:口袋状和岛屿状。对于口袋状的型腔,通常采用型腔铣的方式进行加工,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加工过程的可靠性。而对于岛屿状的型芯,需要特别注意刀具高度的设置,一般建议将刀具高度设置为高于零件的最大高度,这样可以避免过切现象的发生。在铣削...
需要利用源代码。首先需要知道在Graphics组件当中没有设置画笔粗细的方法,所以引入Graphics2D组件,并用该类(组件)又创建了了一个实例最后利用stroke源代码。stroke的作用是该实例存储画笔粗细信息,将其通过setStroke()函数传递给对象。源代码是指未编译的按照一定的程序设计语言规范书写的文本文件,是一...
在UG编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UGNX自带的OpenAPI,它基于C++语言,可以通过.NET或Java来调用。利用OpenAPI,用户可以自定义开发,如创建功能、修改功能行为、自动化任务等。这种方式提供了广泛的灵活性,适合需要高度定制化需求的开发项目。除了OpenAPI,UG编程还可以使用UGNX的扩展模块UG/OpenAPI,该模块使用C...
接着,我们使用G90指令进行粗车循环加工。在进行粗加工时,我们通常会按照直径逐渐减小的顺序进行,例如:G90 X27 Z-30 F120,然后依次加工到X24、X21、X20,这样可以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在完成粗加工后,数控车床会自动返回到程序的起点,即初始设定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精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