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Fast Query Cache设计中完全摒弃了全局锁机制,通过无锁HASH结构管理查询缓存节点和表的映射,大大提高了并发处理能力。在Fast Query Cache中,引用相同表的查询不再使用链表链接,而是通过表的版本号和引用计数来管理缓存,使得DML、DDL等导致缓存失效的操作更加高效,不会被查询命中阻塞。在内存管理...
为什么mysql8要取消查询缓存?
在数据库领域,查询缓存是提升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社区MySQL版本在2001年引入Query Cache功能,旨在缓存查询结果,以减少重复查询的计算开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Query Cache在并发支持、内存管理、场景支持等方面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导致其使用率逐渐下降,最终在MySQL 8.0版本中被移除。为解决这些问题,PolarDB MySQL在2020年推出了Fast Query Cache,旨在提供更高效的查询缓存解决方案。
对比社区Query Cache,Fast Query Cache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革新。首先,Fast Query Cache设计中完全摒弃了全局锁机制,通过无锁HASH结构管理查询缓存节点和表的映射,大大提高了并发处理能力。在Fast Query Cache中,引用相同表的查询不再使用链表链接,而是通过表的版本号和引用计数来管理缓存,使得DML、DDL等导致缓存失效的操作更加高效,不会被查询命中阻塞。
在内存管理方面,Fast Query Cache采用了动态内存分配策略,只在生成新的缓存时向内存分配器申请空间,同时通过后台线程回收失效的缓存,避免了内存的浪费和资源占用。此外,Fast Query Cache还引入了LRU链表机制,新写入或命中的缓存会自动调整到链表尾部,当内存使用率高时,系统会自动淘汰最老的未命中缓存,实现高效内存管理。
Fast Query Cache在集群支持方面也进行了优化,通过多节点集群架构,主节点和只读节点之间的事务提交信息被用于失效管理,确保只读节点不会读取已失效的数据。同时,Fast Query Cache支持session tracker,能够动态生成OK报文,避免了社区版本中存在的追踪信息错误问题。
在结果正确性保证上,Fast Query Cache采用了更准确的事务提交版本号来判断缓存可见性,而不是仅通过trx_id。这有效解决了社区版本中Repeatable-read隔离级别下的缓存正确性问题。此外,Fast Query Cache在只读节点上不支持Read-Uncommitted隔离级别。
Fast Query Cache还引入了自适应缓存控制模块,能够根据系统负载和缓存使用情况动态调整缓存策略,以避免对系统性能的负面影响。在高并发场景下,Fast Query Cache可以将系统吞吐量的影响控制在3%以内,同时对于频繁更新的表,Fast Query Cache会避免缓存写入,以减少无效的缓存与失效开销。
在业务场景选择上,Fast Query Cache适合各种数据批量导入和分析的场景,如营销系统、教育行业、订单系统等。这些场景中,数据量大但更新频率不高,存在重复访问的需求,Fast Query Cache能够显著提升查询性能。
配置Fast Query Cache涉及的变量包括query_cache_type(开启功能)、query_cache_size(内存使用量)、query_cache_limit(最大缓存结果集大小)和query_cache_lease_time(缓存未命中后失效时间)。同时,Fast Query Cache支持的查询类型仅限于SELECT语句,存在一些使用限制,例如不支持DML、DDL操作的缓存。
综上所述,PolarDB Fast Query Cache通过优化并发处理、内存管理和自适应策略,提供了更高效、更灵活的查询缓存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业务场景,有效提升了数据库性能,减轻了系统负载,为企业提供了更稳定、更高效的数据库服务。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