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闭MySql日志方法:找到MySql的配置文件,然后注释以下两行即可(即在行首添加#符号就好了)。然后重启MySql服务 log-bin=mysql-bin binlog_format=mixed 二、删除日志1)手动删除日志 手动删除日志的基本语法如下:PURGE {MASTER | BINARY} LOGS TO'log_name'PURGE {MASTER | BINARY} LOGSBEFORE '...
1. 错误日志 清空方法:可以通过重启MySQL服务来清空错误日志,因为MySQL在启动时会自动创建新的错误日志文件。另外,也可以在操作系统层面直接删除错误日志文件,但在此之前需要确保MySQL服务已经停止,以避免数据写入导致文件损坏。2. 查询日志和慢查询日志 清空方法:可以通过设置新的日志文件路径来覆盖原文...
删除日志:执行:/usr/local/mysql/bin/mysql -u root -p 输入密码登录后再执行:reset master;注意别漏了后面的分号; 回车后会显示"Query OK, 234 rows affected (12.3 sec)",说明已经成功,再输入:quit 退出mysql命令模式。彻底禁用MySQL日志:修改/etc/my.cnf 文件,找到 log-bin=mysql-bin...
自动清理策略:MySQL 5.7:在 my.cnf 配置文件中设置 expire_logs_days 参数,指定二进制日志文件的过期天数,过期的日志文件将会自动被删除。MySQL 8.0:建议使用 binlog_expire_logs_seconds 参数,此参数控制二进制文件过期时间,单位是秒。手动清理策略:使用 PURGE BINARY LOGS 命令来手动执行清理。
1. 打开命令提示符或终端。2. 使用cd命令切换到MySQL安装目录的bin文件夹。3. 执行命令“mysqladmin flush-logs”,这将生成新的日志文件并清空旧的日志文件。4. 删除旧的日志文件,命令为“del mysql.log”。执行以上步骤后,你需要确保MySQL服务已经重新启动,以便使新的日志文件生效。需要注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