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编程语言中,`len()`函数和`range()`函数是两种用途截然不同的内置函数。`len()`函数主要用来计算各种数据结构的长度,如字符串、列表、字典、元组等。例如,计算字符串的长度:len("Hello, world!")将返回13,因为包含12个字符和一个空格。计算列表的元素个数:len([1, 2, 3, 4])将...    
浅谈python中range和len函数的区别
    在Python编程语言中,`len()`函数和`range()`函数是两种用途截然不同的内置函数。`len()`函数主要用来计算各种数据结构的长度,如字符串、列表、字典、元组等。
例如,计算字符串的长度:len("Hello, world!")将返回13,因为包含12个字符和一个空格。
计算列表的元素个数:len([1, 2, 3, 4])将返回4,因为列表中有四个元素。
计算字典的总长度(键值对总数):len({"apple": 1, "banana": 2})将返回2,因为字典中有两个键值对。
计算元组元素个数:len((1, 2, 3))将返回3,因为元组中有三个元素。
而`range()`函数则用于生成一系列连续整数,其输出结果是一个迭代器或列表,根据参数的不同,其行为也会有所不同。
在Python 3中,`range()`函数是一个迭代器,这意味着它不会一次性生成所有可能的整数,而是按需生成。例如:
for i in range(5):将依次生成0到4,不会生成额外的整数。
当`range()`函数接受两个参数时,如`range(1, 6)`,它将生成从1到5的整数序列。
若使用三个参数,例如`range(1, 10, 2)`,它将生成从1开始、递增2的整数序列,直到不超过10为止。
`range()`函数的参数和结果也并不局限于正数或递增序列。例如`range(-5, 5, 2)`将生成从-5到4的偶数序列。
在`for`循环中,`range()`函数的主要用途是根据给定的次数重复执行循环体。例如:
for i in range(3):将执行循环体3次,每次循环变量`i`的值将依次为0、1和2。202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