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方式:用户可以直接存储在HTML网页中,也可以将CSS样式代码存储为独立的样式表文件。CSS2.0 选择器:css2提供了更多强大的选择器,用来定位HTML节点或者标记 符号名称 含义 示例 用于匹配任何标记 {color:red} > 用于指定父子节点关系 AAA > CCC > DDD > {color:red}匹配父节点分别为CCC和AAA的...
CSS发展史
CSS发展史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层叠样式表)是一种将表示样式应用到标记的系统。CSS以设计、改变其HTML页面的样式而知名,并使用于Web和其他媒介,如XML文档中。1996年12月W3C推出了CSS规范的第一个版本,1998年W3C发布了CSS的第二个版本即CSS2.0,2001年5月W3C开始进行CSS3标准的制定,到目前为止该标准还没有最终定稿。
CSS1.0
选择器:要使用CSS对HTML页面中的元素实现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控制,就需要用到CSS选择器。选择器大致分为派生选择器、ID选择器和类选择器,用来定义希望应用样式的HTML元素或者标签。
样式属性:该属性主要包括Font字体、Text文本、Background背景、Position定位、Dimensions尺寸、Layout布局、Margin外边框、Border边框、Padding内边框、List列表、Table表格和Scrollbar滚动条等,用于定义网页的一些样式变化。
伪类属性:主要定义了针对描述对象a的link、hover、active、visited和针对节点的first-letter、first-child、first-line等几个伪类属性。
保存方式:用户可以直接存储在HTML网页中,也可以将CSS样式代码存储为独立的样式表文件。
CSS2.0
选择器:css2提供了更多强大的选择器,用来定位HTML节点或者标记
符号名称
含义
示例
*
用于匹配任何标记
*{color:red}
>
用于指定父子节点关系
AAA > CCC > DDD > {color:red}匹配父节点分别为CCC和AAA的节点DDD节点
□
用于匹配在某一层有某个父节点的节点
AAA CCC DDD {color:blue}匹配包含父节点CCC的父节点AAA的节点DDD
+
用于表示在同一个级别节点之间的关系
AAA+BBB{color:red}表示,有一个兄弟节点AAA的节点BBB
名称[表达式]
选择包含特殊属性值的节点
BBB[text="xyz"]{color:blue} 表示包含text属性值为xyz的BBB标签
位置模型:在CSS2中进一步增强了位置属性功能,增加了relative、absolute和fixed等几个值
值名称
含义
relative
元素框相对父节点偏移某个距离,元素仍保持其未定位前的形状,它原本所占的空间仍保留
absolute
元素框从文档流中完全删除,并相对于其包含块定位。包含块可能是文档中的另一个元素或者是初始包含块。元素原先在正常文档流中所占的空间会关闭,就好像元素原来不存在一样
fixed
元素框的表现类似于absolute值,不过其包含块是视窗本身
z-index
用来指定相互重叠的元素的叠放顺序,数字较大的元素会叠放在数值较小的元素前面
布局、表格样式:CSS2对display属性进行了扩充,用户可用该属性指定元素是否会显示以及如何显示,也可以使用该属性配合位置和浮动进行页面的布局。另外,用户还可以将一个非表格的结构化文档显示为一个表格样式。
媒体类型:用于对不同的媒体类型定义不同的样式。
属性名称
含义
aural
用于语音和音频合成器
embossed
用于分页的盲人用点字法打印
print
用于打印机
screen
用于计算机显示器
braille
用于盲人用点字法触觉回馈设备
projection
用于方案展示如幻灯片
伪类:CSS2增加了focus(将样式添加到被选中的元素)、:first-child(将特殊的样式添加到元素的第一个子元素)、:lang(允许创作者来定义指定的元素中使用的语言)。
光标样式:增加了cursor属性,用于指定设备应该显示怎样的光标类型。
值名称
含义
default
默认光标(通常是一个箭头)
auto
默认,浏览器设置的光标
crosshair
光标呈现为十字线
pointer
光标呈现为指示链接的指针(一只手)
move
此光标指示某对象可被移动
e-resize
此光标指示矩形框的边缘可被向右移动
text
此光标指示文本
wait
此光标指示程序正忙(通常是一只表或沙漏形状)
help
此光标指示可用的帮助(通常是一个问号或一个气球)
DIV+CSS其实是一种错误的叫法,标准的叫法应该是XHTML+CSS,因为DIV与table都是XHTML或HTML语言中的一个标记,而CSS只是一种样式表现。DIV+CSS已经将内容和表现分割开来,所以修改网页时只需指定内容修改即可。
CSS常用命令规则
名称
含义
名称
含义
header
页头
content/Container
内容
footer
页脚
nav
导航
sidebar
侧栏
column
栏目
wrapper
页面外围控制整体布局宽度
left
左侧
right
右侧
center
中间
loginbar
登录条
logo
标志
banner
广告
main
页面主题
hot
热点
news
新闻
download
下载
subnav
子导航
menu
菜单
submenu
子菜单
search
搜索
friendlink
友情链接
copyright
版权
scroll
滚动
content
内容
tab
标签页
list
文章列表
msg
提示信息
title
栏目标题
joinus
加入
guild
指南
service
服务
register
注册
status
状态
vote
投票
partner
合作伙伴2017-07-19
CSS 最早被提议是在1994年,最早被浏览器支持是1996年。
1996年 W3C 正式推出了CSS1.
1998年 W3C 正式推出了CSS2. CSS2.1 是 W3C 现在正在推荐使用的.
CSS3 现在还处于开发中. CSS 3 在包含了所有 CSS 2 所支持的基础上更有所改进.2012-07-07
CSS历史:
从1990年代初HTML被发明开始样式表就以各种形式出现了,不同的浏览器结合了它们各自的样式语言,读者可以使用这些样式语言来调节网页的显示方式。一开始样式表是给读者用的,最初的HTML版本只含有很少的显示属性,读者来决定网页应该怎样被显示。
但随着HTML的成长,为了满足设计师的要求,HTML获得了很多显示功能。随着这些功能的增加外来定义样式的语言越来越没有意义了。
1994年哈坤·利提出了CSS的最初建议。伯特·波斯(Bert Bos)当时正在设计一个叫做Argo的浏览器,他们决定一起合作设计CSS。
当时已经有过一些样式表语言的建议了,但CSS是第一个含有“层叠”的主意的。在CSS中,一个文件的样式可以从其他的样式表中继承下来。读者在有些地方可以使用他自己更喜欢的样式,在其他地方则继承,或“层叠”作者的样式, 这种层叠的方式使作者和读者都可以灵活地加入自己的设计,混合各人的爱好。
哈坤于1994年在芝加哥的一次会议上第一次展示了CSS的建议,1995年他与波斯一起再次展示这个建议。当时W3C刚刚建立,W3C对CSS的发展很感兴趣,它为此组织了一次讨论会。哈坤、波斯和其他一些人(比如微软的托马斯·雷尔登)是这个项目的主要技术负责人。1996年底,CSS已经完成。1996年12月CSS要求的第一版本被出版。
1997年初,W3C内组织了专门管CSS的工作组,其负责人是克里斯·里雷。这个工作组开始讨论第一版中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其结果是1998年5月出版的第二版要求。到2007年为止,第三版还未完备。
使用CSS+DIV的优点
采用CSS+DIV进行网页重构相对与传统的TABLE网页布局而具有以下3个显著优势:
1:表现和内容相分离
将设计部分剥离出来放在一个独立样式文件中,HTML文件中只存放文本信息。这样的页面对搜索引擎更加友好。
2:提高页面浏览速度
对于同一个页面视觉效果,采用CSS+DIV重构的页面容量要比TABLE编码的页面文件容量小得多,前者一般只有后者的1/2大小。浏览器就不用去编译大量冗长的标签。
3:易于维护和改版
你只要简单的修改几个CSS文件就可以重新设计整个网站的页面。
具体说明请见百度知道CSS发展史.
----------------------------------------------------------------------------------------------
CSS2
样式单自从CSS1的版本之后,又在1998年5月发布了CSS2版本,样式单得到了更多的充实。
CSS2.0是一套全新的样式表结构,是由W3C推行的,同以往的CSS1.0或CSS1.2完全不一样,CSS2.0推荐的是一套内容和表现效果分离的方式,HTML元素可以通过CSS2.0的样式控制显示效果,可完全不使用以往HTML中的table和td来定位表单的外观和样式,只需使用div和 Li此类HTML标签来分割元素,之后即可通过CSS2.0样式来定义表单界面的外观。
CSS2.0提供给我们了一个机制,让程序员开发时可以不考虑显示和界面就可以制作表单和界面,显示问题可由美工或是程序员后期再来编写相应的 CSS2.0样式来解决。不过由于CSS2.0目前尚未见过很好的编辑软件,所以无法做到所见即所得,编写起来不易。
----------------------------------------------------------------------------------------------
CSS3
CSS3语言开发是朝着模块化发展的。 以前的规范作为一个模块实在是太庞大而且比较复杂,所以,把它分解为一些小的模块,更多新的模块也被加入进来。这些模块包括:
盒子模型
列表模块
超连结方式
语言模块
背景和边框
文字特效
多栏布局
CSS3选择器
CSS3增加了更多的CSS选择器,可以实现更简单但是更强大的功能,比如:nth-child()等。
时间表
几个模块现已完成,包括的SVG (可扩展矢量图形) ,媒介资源类型(Media Queries)和命名,而其他的模块开发工作则仍在进行中。如果要给出一个预定的日期的话,非常困难,不管怎样,web浏览器将全面支持CSS3的各种新特点,一些新的探索已经开始了。针对不同浏览器,新的功能是逐渐应用的,仍然需要1-2年的时间,每一个新的模块才有可能被广泛应用。
CSS3将给我带来哪些新的影响
首先,我们希望,这是个正确的方式,CSS3将完全向后兼容,所以没有必要修改现在的设计来让它们继续运作。网络浏览器也还将继续支持CSS2。对我们来说,CSS3主要的影响是将可以使用新的可用的选择器和属性,这些会允许你实现新的设计效果(譬如动态和渐变),而且可以很简单的设计出现在的设计效果(比如说使用分栏)。2017-07-14
CSS历史:
从1990年代初HTML被发明开始样式表就以各种形式出现了,不同的浏览器结合了它们各自的样式语言,读者可以使用这些样式语言来调节网页的显示方式。一开始样式表是给读者用的,最初的HTML版本只含有很少的显示属性,读者来决定网页应该怎样被显示。
但随着HTML的成长,为了满足设计师的要求,HTML获得了很多显示功能。随着这些功能的增加外来定义样式的语言越来越没有意义了。
1994年哈坤·利提出了CSS的最初建议。伯特·波斯(Bert Bos)当时正在设计一个叫做Argo的浏览器,他们决定一起合作设计CSS。
当时已经有过一些样式表语言的建议了,但CSS是第一个含有“层叠”的主意的。在CSS中,一个文件的样式可以从其他的样式表中继承下来。读者在有些地方可以使用他自己更喜欢的样式,在其他地方则继承,或“层叠”作者的样式, 这种层叠的方式使作者和读者都可以灵活地加入自己的设计,混合各人的爱好。
哈坤于1994年在芝加哥的一次会议上第一次展示了CSS的建议,1995年他与波斯一起再次展示这个建议。当时W3C刚刚建立,W3C对CSS的发展很感兴趣,它为此组织了一次讨论会。哈坤、波斯和其他一些人(比如微软的托马斯·雷尔登)是这个项目的主要技术负责人。1996年底,CSS已经完成。1996年12月CSS要求的第一版本被出版。
1997年初,W3C内组织了专门管CSS的工作组,其负责人是克里斯·里雷。这个工作组开始讨论第一版中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其结果是1998年5月出版的第二版要求。到2007年为止,第三版还未完备。
使用CSS+DIV的优点
采用CSS+DIV进行网页重构相对与传统的TABLE网页布局而具有以下3个显著优势:
1:表现和内容相分离
将设计部分剥离出来放在一个独立样式文件中,HTML文件中只存放文本信息。这样的页面对搜索引擎更加友好。
2:提高页面浏览速度
对于同一个页面视觉效果,采用CSS+DIV重构的页面容量要比TABLE编码的页面文件容量小得多,前者一般只有后者的1/2大小。浏览器就不用去编译大量冗长的标签。
3:易于维护和改版
你只要简单的修改几个CSS文件就可以重新设计整个网站的页面。
具体说明请见百度知道CSS发展史.
----------------------------------------------------------------------------------------------
CSS2
样式单自从CSS1的版本之后,又在1998年5月发布了CSS2版本,样式单得到了更多的充实。
CSS2.0是一套全新的样式表结构,是由W3C推行的,同以往的CSS1.0或CSS1.2完全不一样,CSS2.0推荐的是一套内容和表现效果分离的方式,HTML元素可以通过CSS2.0的样式控制显示效果,可完全不使用以往HTML中的table和td来定位表单的外观和样式,只需使用div和 Li此类HTML标签来分割元素,之后即可通过CSS2.0样式来定义表单界面的外观。
CSS2.0提供给我们了一个机制,让程序员开发时可以不考虑显示和界面就可以制作表单和界面,显示问题可由美工或是程序员后期再来编写相应的 CSS2.0样式来解决。不过由于CSS2.0目前尚未见过很好的编辑软件,所以无法做到所见即所得,编写起来不易。
----------------------------------------------------------------------------------------------
CSS3
CSS3语言开发是朝着模块化发展的。 以前的规范作为一个模块实在是太庞大而且比较复杂,所以,把它分解为一些小的模块,更多新的模块也被加入进来。这些模块包括:
盒子模型
列表模块
超连结方式
语言模块
背景和边框
文字特效
多栏布局
CSS3选择器
CSS3增加了更多的CSS选择器,可以实现更简单但是更强大的功能,比如:nth-child()等。
时间表
几个模块现已完成,包括的SVG (可扩展矢量图形) ,媒介资源类型(Media Queries)和命名,而其他的模块开发工作则仍在进行中。如果要给出一个预定的日期的话,非常困难,不管怎样,web浏览器将全面支持CSS3的各种新特点,一些新的探索已经开始了。针对不同浏览器,新的功能是逐渐应用的,仍然需要1-2年的时间,每一个新的模块才有可能被广泛应用。
CSS3将给我带来哪些新的影响
首先,我们希望,这是个正确的方式,CSS3将完全向后兼容,所以没有必要修改现在的设计来让它们继续运作。网络浏览器也还将继续支持CSS2。对我们来说,CSS3主要的影响是将可以使用新的可用的选择器和属性,这些会允许你实现新的设计效果(譬如动态和渐变),而且可以很简单的设计出现在的设计效果(比如说使用分栏)2017-07-17
这种问题就有点浪费时间了,有提问的功夫随便找篇博客都能看明白2017-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