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都是先设计电路才去编程的。因为单片机有些特殊功能只有某些特定的引脚才有,有些功能每个引脚都有。如51单片机32个I/O都可以做输入输出。但中断的特殊功能只有P3口有。事先只有合理分配各个管脚编程时才更方便 程序错了我们可以修改,但电路错了改起来很麻烦。至于流程图只是为了让我们编程时思路...
单片机设计中电路图和汇编程序关系
一般都是先设计电路才去编程的。因为单片机有些特殊功能只有某些特定的引脚才有,有些功能每个引脚都有。如51单片机32个I/O都可以做输入输出。但中断的特殊功能只有P3口有。事先只有合理分配各个管脚编程时才更方便 程序错了我们可以修改,但电路错了改起来很麻烦。至于流程图只是为了让我们编程时思路清晰点,对于一般简单的程序不用流程图也可以。不过还是建议你养成写流程图的习惯2013-11-11
我都是这样进行开发的。得到客户的要求,先对单片机进行选型,看芯片的配置和IO口,以及FLASH、RAM的大小。然后进行原理图的绘制,包括最小系统,还有外扩的电路,进行IO口的分配。设计好原理图,并且做出样板后,然后进行程序的编写。或者是在没有设计完成原理的前提下,提前编写一些模块电路的库函数,例如,你心中有数,你的项目中要用到一个液晶显示,那么你完全可以在没有设计原理图的前题下,直接去写这个显示器的库函数。流程图是伴随着编程而所需要。假如你的程序较为复杂,特别是在用汇编写程序的时候,由于汇编程序可读性,可移植性都较差,并且程序老是跳来跳去,容易把人搞晕,所以流程图是挺有必要的。我建议你,假如不是应付考试而学汇编,那就先从C入手吧。2013-11-11
项目的流程是这样的,先提出市场需求=>功能需求=>功能性硬件评审=>电路图原理图绘制(软件流程图同时进行)=>PCB打样(程序编写同时进行)=>试样调试(软硬件)=>功能、安规等各方面的测试=>小批量试制这样才算基本完成了产品的开发201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