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志愿填报中,考生和家长需要了解并掌握不同的志愿填报模式。这些模式主要包括院校专业组、专业(类)+院校等,它们一般适用于新高考省份。以下是对这两种模式的详细解释及图解。二、院校专业组 定义:院校专业组是指某一高校对考生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
填报时可以连续填报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也可以间隔填报。综上所述,院校+专业组志愿是高考改革后的一种新的志愿填报方式,它要求考生根据高校的“院校专业组”来选择合适的志愿,并提供了较大的填报灵活性。
新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及投档单位由"院校"调整为"院校专业组"。考生以"院校专业组"方式填报志愿,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报六个专业,考生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投档至高校。“高考志愿院校专业组”是新高考志愿单位,允许高校根据专业特点设定不同的选考科目要求,提供考生更细致的...
院校专业组是指某一高校对考生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的组合,而专业+院校则是考生先选择特定专业,再选择提供该专业的院校。院校专业组: 定义:考生首先选择目标院校,再从该院校提供的专业或专业组中进行选择。这种方式的核心是先定院校,再选专业或专业组。 优点:能够确保学生进入心仪的学府,同时具有...
志愿与投档单位调整:新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与投档单位由"院校"更改为"院校专业组"。考生通过"院校专业组"填报志愿。专业调剂范围:在同个"院校专业组"内,考生被录取后,通常可进行专业调剂。调剂仅限于组内,不跨组。志愿数量灵活:高校可设立多个"院校专业组",考生可根据意愿直接选择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