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讲了为什么Python里推荐用多进程而不是多线程,但是多进程也有其自己的限制:相比线程更加笨重、切换耗时更长,并且在python的多进程下,进程数量不推荐超过CPU核心数(一个进程只有一个GIL,所以一个进程只能跑满一个CPU),因为一个进程占用一个CPU时能充分利用机器的性能,但是进程多了就会出现频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Python的全局解释器锁(GIL)的存在,同一时刻最多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Python字节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线程的并行能力。因此,对于特定情况下,使用进程(multiprocessing)可能成为更优选择。
单线程爬虫指的是在爬虫程序中,所有的网络请求、数据处理等操作都在一个线程中依次进行。这意味着,在任何一个时间点,爬虫只能执行一个任务。优点:实现简单,代码易于理解和维护。由于只有一个线程,所以不存在线程间的同步和通信问题。缺点:效率低下:当需要处理大量请求或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时,单线...
可见,某个线程想要执行,必须先拿到GIL,我们可以把GIL看作是“通行证”,并且在一个python进程中,GIL只有一个。拿不到通行证的线程,就不允许进入CPU执行。在Python2.x里,GIL的释放逻辑是当前线程遇见IO操作或者ticks计数达到100(ticks可以看作是Python自身的一个计数器,专门做用于GIL,每次释放后...
性能最差的是 Python,它使用了 93,870 毫秒(93.87 秒),相差约 29,600%。此外,在表 III 中可以看出,当使用 2 个线程执行基准测试时,Java 性能更好,但是当实验在 4、8 和 16 个线程中运行时,Go 优于 Java 和 Python。我们可以在 32 个线程的阈值处检测到性能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创建过多线程的开销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