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70年代中末期,PLC进入了实用化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已全面引入PLC中,带来了更高的运算速度、超小型体积、更可靠的工业抗干扰设计,以及模拟量运算、PID功能等,这使得PLC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得以奠定。进入20世纪80年代,PLC在先进工业国家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其产量和生产国家数量都在快速增长,标志着P...
20世纪80年代初,PLC在先进工业国家中获得广泛应用,其特点是大规模、高速度、高性能、产品系列化。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PLC发展迅速,年增长率保持在30~40%。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DCS系统。20...
国产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从引进技术到深度自主化的壮丽史诗。在过去的40年里,国产PLC经历了从起步、挑战到规模化应用,再到深度自主化的历史跨越。一、初始发展期:国产PLC的起步与消化创新(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在这一时期,我国成功研制了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国产PLC,...
PLC 源起于1960 年代,当时美国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为解决工厂生产线调整时,继电器顺序控制系统之电路修改耗时,平时检修与维护不易等问题。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出现之前,汽车制造业中的一般控制、顺序控制以及安全互锁逻辑控制必须完全依靠众多的继电器、定时器以及专门的闭回路控制器来实现。它们体积庞大、有...
2. 初步发展阶段 时间:20世纪70年代 扩展:PLC在欧洲和日本获得更广泛应用。 特点:功能显著增强,包括更多I/O点数、更强大指令集和更好通信能力;编程软件用户友好,便于工程师编写和修改控制程序。3. 成熟阶段 时间: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 地位:PLC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标准设备。 特点:微处理器...